重庆第三个!三峡唯一!
来源: | 作者:巫山旅游 | 发布时间: 2021-07-30 | 279 次浏览 | 分享到: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

巫山又多了一张世界名片。


7月28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巫山五里坡申遗项目(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边界调整项目)正式通过审议。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是继武隆和金佛山后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长江三峡唯一的世界遗产。

同时,巫峡·神女景区正在抓紧创建巫山第二个5A级景区,未来巫山将形成由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两个5A景区(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和巫峡·神女景区)和一批4A景区构成的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图片



图片


五里坡

植物的王国、动物的天堂

2013年6月,五里坡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里坡自然保护区位于巫山县东北部,地处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东、西与湖北省巴东县、神农架林区相接,最低海拔175米,最高海拔2680米,总面积35276.6公顷,具有非常高的森林覆盖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五里坡地形复杂,沟壑密布,山峦起伏,高差悬殊,有非常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五里坡,分布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47种,有金雕在蓝天翱翔,林麝在林间奔跑,百鸟在山中歌唱,红腹锦鸡在尽情绽放绚丽。

图片

五里坡大峡谷 丁坤虎摄

不仅是动物,在五里坡还有很多古老、孑遗、特有、珍稀、濒危的植物,其中有维管植物3001种、种子植物2790种、蕨类植物211种,水杉、银杏、珙桐、红豆杉等在这里休养生息,剑叶虾脊兰、蕙兰等兰科植物悄然绽放。


“五里坡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植物的王国、动物的天堂’,这里还是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全国优质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的重要水源地,在生态区位及水资源等方面也具有保护价值。”五里坡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

五里坡大峡谷 吴剑波摄


图片


申报这张世界名片

用了五年时间


五里坡自然保护区申遗项目于2017年正式启动,经过了五年的时间,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圆了“申遗梦”。

2018年12月,神农架林区政府、湖北省林业厅先后同意五里坡通过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边界微调的方式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2019年3月,根据世界遗产中心审核要求按照世界遗产《操作指南》附件11的相关规定修改完善。

图片

                                                                         五里坡湿地公园,巫山县林业局供图

2020年1月27日,调整后的《湖北神农架世界遗产地(编号:1509)边界细微调整报告》递交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确定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项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延期举办。

2021年7月28日,重庆五里坡申遗项目通过审议,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图片

五里坡湿地公园 吴剑波摄


图片


世界遗产地

将提升巫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申遗为契机,做大做强旅游,是巫山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

重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热烈祝贺巫山五里坡申遗成功,这次是通过边界调整,经过5年的努力,巫山五里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又使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增加一处。我们将以世遗申报成功为契机,不断加大保护,统一规划管理,科学合理的加大自然保护地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合理利用,通过这样一种保护,使我们的自然保护地和世界自然遗产更加显现出它的珍贵的价值,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

五里坡风景 巫山县林业局供图

巫山县政府副县长黄勇说,五里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一件大事,我们为此付出了五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五年磨一剑,我们相信五里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对巫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显著的——将提升我们的保护管理水平。五里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意味着和世界接轨,将按照国际规范加强保护和管理并成立了专门的申遗办,和毗邻的神农架、巴东成立了自然保护地联盟,建立了联动保护机制。

将大大提升巫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世界自然遗产的含金量非常高,整个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只有十四项,巫山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五里坡自然遗产地也是长江三峡唯一的世界遗产。另外巫峡·神女景区正在抓紧创建第二个AAAAA级景区,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将形成由一个自然遗产、一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两个AAAAA景区和一批AAAA景区构成的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图片

五里坡的黑熊 巫山县林业局供图

将助推巫山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五里坡成为世界遗产地,将提升巫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促进巫山以旅游为龙头来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巫山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在遗产地周边发展一批生态旅游、生态康养基地,让五里坡这张“绿色名片”“世界名片”,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生态红利。